一堂行走的思政课,让红旗渠精神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

2023-07-10 11:01:49 阅读量:15821

(通讯员:刘世强)

“红旗渠就是纪念碑,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、不服输、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,社会主义是拼出来、干出来、拿命换来的,不仅过去如此,新时代也是如此。”“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,大家都应该来看看。”习 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说。

为了响应习 近平总书记的号召,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组建“红色南太行”暑期实践团队,并把社会实践的地点特地选在了安阳林州,就是要通过实地走访查看,寻找当年的修渠人,了解修渠人背后的故事,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。

7月7日下午,实践团队一行8人从南京出发,经过12个多小时火车,再转乘大巴,终于来到了林州。郭杨宁是实践团中最小的一位,今年才读大学一年级,郭杨宁的外公薛春太就是当年修建红旗渠的一员。经过简单休整,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位于东姚镇西峪村薛春太老人家中,薛老今年78岁,回忆起当年修渠的场景,薛老很自豪地说:“我17岁开始参加修建红旗渠,后来修水库和其他水利设施,前前后后干了15年,从没说过苦,红旗渠能修建成功是我们自力更生的体现”。

实践团成员在薛春太老人家听老人分享修渠故事

老一辈林县人用一锤、一铲、两只手,苦战10年改变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历史难题,薛老对外孙女和实践团成员说:“现在条件好了,但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的品质不能丢,你们要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,讲好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建设的鲜活故事”。

7月9日,实践团一行来到红旗渠纪念馆,展馆内的锤子、铁铲、独轮车等修渠工具反映了修建红旗渠的艰难,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林县人“敢叫日月换新天”壮志豪情,一路走一路看,实践团成员深受震撼。

实践团成员在红旗渠纪念馆参观

回顾中国青年的百年运动史,青年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当年,为了顺利完成红旗渠的修建,300名林县青年组建青年突击队,啃下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。今天,南京晓庄学院“红色南太行”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站在青年洞前,与历史对话,感受穿越时空的震撼。面对鲜红的党旗,实践团成员们庄严的举起了右手,入党誓词回荡在青年洞上空。

实践团成员在青年洞重温入党誓词

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,实践团成员还将前往谷文昌纪念馆、扁担精神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,感受老一辈共产党员和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,在林州这篇红色沃土上吸取精神给养。

“红旗渠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、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,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,历久弥新,永远不会过时。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目的在于,让学生践行知行合一,深入学习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,体会中国人民不怕苦、不畏难的精神,引导广大青年从红旗渠精神中吸取力量,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。”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辅导员刘世强老师说。


分享到:
文章评论 · 所有评论
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
点击加载更多
© 2016-2018 河南新闻 http://hnanxww.chiedubbsw.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1709249671@qq.com